游泳比赛中的出发动作是比赛开始的关键环节,对运动员的最终成绩有着重要影响。根据国际游泳联合会(FINA)的规定,游泳出发动作的专业术语通常被称为“出发技术”或“起跳技术”,而在不同泳姿中,其具体术语也有所区别。
一、主要出发技术术语
1. 抓台式出发(Grab Start)
抓台式出发是目前最常用的游泳出发技术,常见于自由泳、蛙泳和蝶泳比赛。运动员在出发台上双手抓住台缘,双脚分开与肩同宽,身体前倾。听到出发信号后,通过手臂的拉力和腿部的蹬力完成起跳动作。
2. 蹲踞式出发(Track Start)
蹲踞式出发是抓台式出发的一种变体,其特点是运动员将一只脚置于出发台前缘,另一只脚向后放置,形似短跑起跑姿势。这种技术能够提供更快的反应时间和更强的爆发力。
3. 仰泳出发(Backstroke Start)
仰泳出发与其他泳姿不同,运动员在水中开始比赛,双手握住仰泳出发杆,双脚蹬住池壁。出发信号发出后,运动员通过蹬壁和身体后仰完成出发动作。
二、出发动作的阶段术语
一个完整的游泳出发通常包括以下阶段:
1. **准备阶段(Preparation Phase)**:运动员在出发台上调整姿势,等待出发信号。
2. **起跳阶段(Take-off Phase)**:听到信号后,运动员蹬离出发台或池壁。
3. **飞行阶段(Flight Phase)**:身体在空中保持流线型姿势。
4. **入水阶段(Entry Phase)**:身体以最小阻力进入水中。
5. **水下阶段(Underwater Phase)**:入水后的滑行和海豚腿动作。
三、技术要点术语
- **流线型姿势(Streamline Position)**:身体保持笔直,减少水阻
- **蹬壁力量(Wall Push-off Force)**:腿部发力的大小和方向
- **入水角度(Entry Angle)**:身体与水面的夹角
- **水下蝶泳腿(Underwater Dolphin Kick)**:入水后使用海豚腿推进
四、裁判术语
在正式比赛中,裁判使用的相关术语包括:
- **“各就位”(Take your marks)**:准备指令
- **出发犯规(False Start)**:运动员在信号发出前移动
- **重新出发(Restart)**:因犯规等原因需要重新开始比赛
掌握这些专业术语不仅有助于运动员和教练更好地理解训练要求,也能帮助观众更专业地观赏比赛。随着游泳技术的发展,出发动作仍在不断演进,但其核心目标始终不变:以最快的速度、最小的阻力完成比赛开始阶段。
1.《游泳出发动作的专业术语是什么?》援引自互联网,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本网站无关,侵删请联系站长。
2.《游泳出发动作的专业术语是什么?》仅供读者参考,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,对其原创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。
3.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:https://apelsports.com/article/5646.html